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君之出矣

范云 范云〔南北朝〕

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
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夫君离家外出之后,轻软的帷帐便常在秋风中哽咽。
对夫君的思念就如蔓生的野草,连绵不断永远不可能穷竭。

注释
自:自从。
出:出行。
咽(yè):哽咽,哭泣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蔓草:蔓生的草。
连延:同“联延”,连绵不断。宋玉《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 

赏析

  《自君之出矣》是乐府旧题,题名取自东汉末年徐干《室思》诗句,《室思》第三章:“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自六朝至唐代,拟作者不少。这些拟作,不仅题名取自徐干的诗,技法也仿照徐干的诗。雍裕之这首诗(《吟窗杂录》载辛弘智《自君之出矣》与此诗相同,并收入《全唐诗》),模仿的痕迹尤为明显。这首诗表现了思妇对外出未归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其手法高明之处在于立意委婉,设喻巧妙,所以含蓄有味。

  夫君离家后,思妇独守空闺,终日沉浸于相思之中。往日梳妆,皆为博君一笑;而今君去,对镜簪花已无意义。她凝视妆奁,心生怅惘:“这宝镜为谁而明?”此言暗合“明镜暗不治”之意,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首诗以思妇独守空闺为线索,借“宝镜为谁明”的闺怨与“思君如陇水”的呜咽,展现女子对夫君的忠贞与深切思念。通过化用典故、暗引民歌,将抽象的情思物化为流水意象,既承袭传统又推陈出新,以“曲喻”手法赋予诗歌多重意境与绵长余韵。

范云

范云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 48篇诗文  3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日怅望

谢朓 谢朓〔南北朝〕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里濑

谢灵运 谢灵运〔南北朝〕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鹦鹉灭火

刘义庆 刘义庆〔南北朝〕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贵重,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便去。后数日,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言:“汝虽有志,意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行,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